蓝冠招商链接_沪120急救医生一天12小时”炼高温”

   |    2020年8月31日  |   蓝冠注册  |    0 条评论  |    114

  清晨7时50分,穿上橙色120急救的马褂,上海急救中心北区分中心急救医生吴昕开始检查车上仪器是否正常运行。绷带、急救药品、输液器,他一丝不苟地清点着车上药品。考虑到最近气温高,吴昕又多放了几袋冰袋和生理盐水。

  “嘀嘀嘀”车内呼叫机发出了提醒。“开工了!”记者跟着驾驶员沈骏、救护员陈宸一个箭步冲上车厢。伴随着响亮的鸣笛声,承载着城市千万人救护工作的120救护车车组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爬楼爬到膝盖发麻

  运城路620弄小区,停下车,三人拎着大小仪器、医药包,用百米冲刺的速度一口气直奔4楼病人家中。这是一栋没有电梯的小高层,虽然只爬了4楼,但几乎每个人已经满头大汗。“这还算好的,有的独居老人住在6楼,一天碰到两三次,跑到膝盖都发麻。”沈骏一边擦着汗一边喘着气告诉记者。

  患者余老伯正靠在椅子上,左手高高肿起,他紧紧抿着嘴唇,额头上浸出汗水。戴上生命体征测量仪,检查病人手臂双腿,准备输液器、生理盐水,搭档多年的三人配合无间。“近期小便情况如何?”医生吴昕细询余老伯身体状况,一旁救护员小陈递上已经准备好的输液器。捋手腕,静脉扩张,测血压心电图,一番忙碌后,他们张开了担架。“一,二,三!”吴昕喊着口令,三人费力地把老人搬上担架,继续爬楼。

  “每天上午九点到十点是最忙的时间。”吴医生告诉记者,受高温影响,近期接到急救电话主要是老人中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水肿等症状。“我们既是医生也是急救员,有时还要兼职护士,帮忙输液。”吴昕笑称急救医生是身兼数职的“多面手”。

  搬一次担架全身都湿光

  “一天算下来,我们要跑十余车,多的时候超过15车。”吴昕说,一个车组每天安排的工作时间是12小时,这12小时中几乎没有停歇的功夫。“上海城市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120急救患者也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他坦言,近期出车量有所上升,主要跟高温天气有关。“主要是老年人,最近太热了,(他们)身体吃不消。”

  话音未落,凉城路近三门路发生车祸,两人受伤!一路急驰,救护车冲向现场。在一小区门口,一个身形健硕男子正在家人的搀扶下艰难站立,似乎随时可能倒下。吴昕见状,急忙上前检查了一下男子伤势,脚部流血,是否骨折还需送医进一步检查。吴昕迅速拿出纱布迅速止血包扎,沈骏、陈宸则抬出担架。这是一位超过200斤的大个子,要把他搀扶到担架上可费了三个人很大的劲,因为担心加重伤势,还不能用力拉。只见三个人左右拖住伤者后背,一点点挪向担架,接近40度的街头骄阳下,三个人的衣服几乎全部湿透。

  烈日当头,一晃到了饭点,吴昕三人还在车上默默等待新的任务。“中午不吃饭吗?”“不急,一会儿可能还有呼叫。”司机沈骏笑了笑。这个平时话不多、工作起来却雷厉风行的老司机,和吴昕同事多年,堪称金牌搭档。“救护车一天跑下来得有130-150公里。”看着下降的油表,沈骏连忙停下来,准备加油。在他的手机相册中,记者看到了一张三人坐在车内吃盒饭的照片。“有时忙到下午2点才能吃上饭。为了省时间,我们都是一人去买饭,剩下2人守着车子。”他憨厚地笑道。

  腾不出手给自己擦汗

  工作时间长、抢救任务重、体力要求高,繁琐的工作,对院前急救人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高要求。上海急救中心北区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区共有56个急救班组,其中有4名女性医生。当天中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站点内,记者见到了其中一位“铿锵玫瑰”。

  一米六的个头,皮肤黑里透红,92年出生的王静萍已经当了4年急救医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练、能吃苦。“我还是比较幸运的,一开始遇到的急救病例比较常见,像摔伤、骨折这种,处理起来还是比较清楚的。”王静萍回忆道,“也遇到过非常凶险的情况,不久前遇到一个独居老人失去意识的病情。”她告诉记者,家人送饭时发现老人晕倒在家中。“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因为无法判断失去意识的原因,有可能是意外摔倒伤到头部,也有可能是病人自己脑血管意外倒在家中,只能检测体征,根据经验尽快判断送院。”因为抢救及时,老人很快恢复了意识。

  虽然只有27岁,王静萍已经见过不少生离死别的场面。“也是在一个夏季,一个市民突然倒在菜市口,我们赶到的时候,人已经没了意识,身边也没有家人,路上和救护员一路按压。到医院时,病人心律和呼吸都已经恢复,但是意识没有回来。”那一次也成了王静萍人生中一次遗憾。

  正说着,车内呼叫系统又传来呼叫声。“交通路2285弄,患者气喘,要送同济医院。”驾驶员招呼一声,车组一路飞奔而去。太阳当头,步行速度稍快已让人上气不接下气。拿着氧气包,王静萍一路小跑直奔三楼。还没来得及擦擦头上汗珠,小王先询问起老人病情。“喘不过气来。”阿婆家人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初步检查老人情况,王静萍迅速为老人接上氧气包。

  十分钟后,87岁的高阿婆在救护人员的陪同下,赶至同济医院。看着老人躺在病床上呼吸着氧气,苍白的脸色逐渐有了一丝血色。王静萍长舒一口气,终于腾出手擦一擦满脸直淌的汗珠。

  近期急救出车量明显上升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120接线数据显示,7月22日至7月29日,中心城区范围内出车次数达到了8866次。其中7月25日,出动车次更是达到了1283车。而上海急救中心北区分中心提供的数据,7月以来,救护车出动次数同期增加了896车次。

  吴昕医生指出,由于高温原因,部分老人心脑血管疾病、擦碰外伤等情况有所上升。“高温天气,家中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尤其是独居老人。”他还提醒广大市民,可以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在多年急救工作中,他遇到不少次因为周边人及时施救,最终挽回患者生命的案例。

  (来源:劳动报)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