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在线注册登录_上海家门口好医生多了

   |    2020年6月23日  |   蓝冠官网  |    0 条评论  |    138

  推动大学医学院与医疗机构共建,全面提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级,上海再传利好。记者从日前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全科医学研究生教学师资和全科医生临床能力提升培训班上了解到,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陀区石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嘉定区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去筹,成为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这也意味着,这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等全市现有的四家“同济系”三级综合性医院成为“兄弟单位”。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功“去筹”,发出一个明确信号:依托优质高校的科研和教学资源,社区全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将大幅提升,此举也将直接助力分级诊疗,让市民家门口有更多“好医院”。

  跻身“同济系”后,来看病的居民明显多了

  就在去年,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正式更名为“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了我国第一家正式冠名大学医学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成功跻身“同济系”,小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回忆一年来的变化,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盛飞一一列举,越说越兴奋:德国汉堡的多位医学专家来过,与我们的医生分享德国家庭医生的自我管理体系;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专家也来了,通过门诊带教,展示国外全科门诊标准化接诊流程;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专家教授来得更多,隔三差五就来坐诊、带教……

  “可以说,我们全科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正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提升,越来越多居民愿意到我们这里来看病。”盛飞告诉记者,目前该中心日均门诊量在1000余人次,截至今年9月,中心常住人口签约人数已近4万。

  大专家“下沉”社区医生“上浮”,这是共赢

  在浦东新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已经帮扶了近20家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就包括此次成功去筹的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据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教授介绍,包括心血管、神经内科、康复、心衰、肿瘤等学科在内的专家教授,如今每月都会“下沉”社区,指导全科医生开展常规医疗工作。另一方面,社区的全科医生则保持每周一次的频率“上浮”,到医院跟着专家一起查房、门诊,补充专科知识的短板。

  “当全科医生到达一定水准后,我们就会邀请他们到医院坐诊。”刘中民直言,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同样是三级综合医院所缺少的,可以弥补医院在全科诊疗方面的不足,扩大服务面,“这样的紧密互动,对大家来说都是共赢。”

  多重培养路径,提升全科医生职业发展空间

  大学医学院主动“下沉”,直接参与共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济大学医学院的这一举措,不仅是在为全科医学发展探索新路,同时,也为全科医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和职业发展的进阶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未来如何,关键就在全科医生。”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郑加麟教授直言:提升全科医生的服务水平,获得更多居民信任,让居民愿意把自己的健康交给他们——只要这一步迈好,就能真正助力分级诊疗的实现。

  作为同济大学医学院国际化全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也在不断取得新进展。

  去年,任职于嘉定区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蒋玉婷通过学术型全科硕士单考班,成功被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录取。“通过这样的途径,我们这些扎根社区的全科医生迎来了职业发展的新空间,也让我们能顺利在社区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正在进修的蒋玉婷欣喜地告诉记者,她从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医生”也能有机会跟着行业大牛一起做实验,到海外接受专科培训。

  据悉,目前全市共有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请筹建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筹建成功,7家去筹成功。

  郑加麟表示,未来两年,同济大学医学院还将计划纳入更多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附属单位,加速上海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体系及科研平台建设与提升。“相信通过这种医学院与社区医疗机构共建的模式,未来必定会涌现出一批会看病、能科研、善管理的国际化全科人才”。

  (来源:文汇报)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