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冠招商_上海医生赴日喀则对口援助县送诊上门

   |    2020年8月31日  |   蓝冠官网  |    0 条评论  |    172

  雪域藏地,世界屋脊,精神卫生专科建设尚属空白。

  今夏,上海市精神卫生援藏工作队踏上西藏日喀则市五个对口援助县的征程。这群医生翻山越岭,一路目睹着、记录着当地的精神卫生服务现状,竭力为当地居民送诊,与患者约定一起看格桑花开。

  高原上的新生儿,稍不慎就会缺氧

  7月初的萨迦,早晨刚下过雨,十分阴冷。一大早,上海援藏精神卫生医生来到当地医院,只见已有很多患者、家属在候诊。来的全是藏民,黝黑的皮肤,纯朴的面容。遗憾的是,患者中绝大多数是精神发育迟滞者。

  当地一位公共卫生医生告诉上海医生李君,西藏还保留着在家接生的传统,接生婆有限的技术、卫生条件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理不当,都会让新生儿的健康面临较大风险。加之地处高原,新生儿容易缺氧,影响其神经系统发育,甚至导致智力低下……当地医生的讲述让李君眉头紧锁,“在西藏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不可忽视,且刻不容缓,需要从孕期、出生到成长,全方位地去关注每一个孩子”。

  今年是上海对口援建日喀则精神卫生医疗服务的第四年,也是上海成立精神卫生医疗队组队援藏的第二年。此次援藏队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及多个区级精神卫生中心的13位医务人员组成。这支上海精神卫生“智囊团”分赴亚东、江孜、萨迦、拉孜、定日五县,排摸当地精神卫生现状,做好疑似患者筛查与复诊患者随访。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要在为期10天的援藏任务中,继续带教当地精神卫生队伍。

  两天翻山越岭,不遗留任何患者

  不入藏地,还真不知道当地百姓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之迫切。7月8日中午,上海援藏医生许烨�、王琦经4小时山路颠簸抵达亚东县城。亚东县海拔2800米,而各乡镇海拔较高,最高达4500米以上。把所有患者集中起来十分困难,他们当下决定:逐一入户随访,不遗留任何患者!

  7月9日一早,他们先赶到县卫生服务中心,对当地医护、疾控人员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随后一行人开始了在海拔2800米至4500米间的穿梭。这两名上海医生走遍亚东县七个乡镇,最终完成了对所有新增疑似患者的筛查与既往患者的复核诊断与治疗。

  “有些村子地处偏僻,车开不进去,需要走些山路,加上高原缺氧,步行很艰难。由此想想大山深处的患者,他们的就医路更是不便。”上海医生许烨�说,两天虽辛苦,但只要想到孤寡、高龄老人不必来回奔波,看到贫苦户患者期盼的眼神,自己再辛苦些都是值得的。

  脚步走得越深,看到的问题越真。在江孜县,上海援藏医生张宴萍、刘洪涛发现,患者的病情大多不稳定,冲动行为者居多,进一步询问才知,患者情绪不稳定很大的原因是中断了治疗——许多患者、家属没意识到药物持续治疗的必要性,治疗长期不规律。随访中,两位医生加强了对持续治疗的宣传教育。

  “明年我们还会再来,一起去看格桑花!”

  在当地,“上海医生”已小有名气。珠峰脚下的定日县岗嘎镇卫生院,上海医生穆新华、孙国英一行人刚驱车赶到,就被眼前一幕惊到:500平方米的候诊大厅,前来就诊的患者安适地坐着,更像在自家房檐下晒太阳。原来,得知上海医生要来,岗嘎镇及邻近三个乡提前发出通知,并为就诊患者、家属准备了接送车辆。

  此次援藏10天,上海专家共走访五个县,覆盖61个乡镇,筛查疑似患者165人,随访复诊193人,为271名患者配药……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是重拾生活信心的个体、重新看到希望的家庭,更是上海精神卫生援藏队用爱与技术服务藏地百姓的真实写照。

  藏语中,“安吉拉”是对医生的尊称。临行前,藏民们为上海的“安吉拉”披上哈达,一个女孩用普通话说:“下次来,我带你们去看格桑花。”上海医生们大声回答:“一言为定,明年我们还会再来,一起去看格桑花!”

  (来源:文汇报)

噢!评论已关闭。